太陽能發電新工藝可同時利用光和熱
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日(北京時間)報道,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太陽能轉換新工藝,該工藝可同時利用太陽的光和熱來產生電力,其產生電力的效率要比現有方法高出兩倍多,生產成本將有可能與石油相抗衡。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8月1日《自然·材料科學》網絡版上。
與目前使用在太陽能電池板中的光伏發電技術不同,新工藝不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效率,因此可在更高溫度下工作。這種被稱為“光子增強熱離子發射”(PETE)的新工藝,其效率將大大超過現有的光伏及熱轉換技術的效率。
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系副教授尼克·梅洛仕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在一片半導體材料上噴涂一薄層金屬銫,使材料具有了利用光和熱來產生電力的能力。研究證實,這一新工藝將不再基于標準的光伏發電機制,能在很高的溫度條件下產生類似于光伏發電的反應,而且溫度越高,工作效率越高。
大多數硅基太陽能電池在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已呈現出惰性,但PETE設備在超過200攝氏度的條件下才會達到峰值效率,因而最適于應用在拋物面太陽能聚光器中。可達到800攝氏度高溫的拋物面聚光器通常作為太陽能發電廠設計的一部分,因此,PETE設備可為太陽能發電廠提供第二條電力來源,通過與現有技術的結合,電力生產成本有望做到最小化。
梅洛仕計算出,PETE工藝應用于太陽能聚光器時所能達到的效率高達50%,和余熱循環系統相結合,則效率可達55%—60%,這幾乎是現有系統的3倍。
PETE系統的另一優勢在用于太陽能聚光器時,制作設備所需的半導體材料數量相當少,從而大幅降低了太陽能電力生產的成本。
研究人員表示,PETE工藝大大增強了太陽能發電的可行性,即使達不到最佳效率,只要能將轉換效率從20%增加到30%,其整體轉換效率也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50%,這將大大促進太陽能產業與石油業的競爭能力。 |